抱歉,您的浏览器无法访问本站
本页面需要浏览器支持(启用)JavaScript
了解详情 >

卫星通联

​ 业余无线电(Amateur Radio)是一项供经正式批准的、对无线电技术有兴趣的人进行自我训练、相互通信和技术研究的无线电通信业务。而卫星通联,则是业余无线电通信中的一项高级且富有挑战性的活动,它利用绕行于地球轨道上的人造卫星作为中继台,实现地球站之间的远程无线电通信。

一、卫星通联的定义

​ 卫星通联,指的是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利用人造卫星作为中继台的无线电通信。这种通信方式具备通信距离远、通信链路稳定、传输质量高、使用方便等优势。业余卫星通讯(Orbiting Satellite Carrying Amateur Radio,简称OSCAR)是利用绕行于地球轨道上的人造卫星,作为无线电通讯的中继器(repeater)、转频器(transponder)或数字中继器(digipeater),以达到远程通讯的目的。

二、业余卫星的类型与编号

​ 业余卫星在研发期间,研发单位即赋予一定的名称编号,例如美国的AMSAT系列、英国的UoSAT系列以及日本的Fuji系列等。一旦卫星射入地球轨道并开始运作之后,再赋予一个业余卫星的编号,即在原有名称之后加上OSCAR编号来识别,如美国的AMSAT Phase III D成为AMSAT-OSCAR-40,英国的UoSAT 5成为UoSAT-OSCAR-22,日本的Fuji-2成为Fuji-OSCAR-29。为了应用上的方便,这些编号再被简称,如AO-40、UO-22和FO-29。

三、卫星通联的方式

​ 利用业余卫星进行通讯主要有两种方式:实时通讯和存转式通讯。在卫星通讯中,由于通信时间短、可用频带较窄及多普勒频移等特性限制,除了一般的通信模式外,还有一些卫星通信特有的模式,如FM模式、SSB模式、CW模式、SSTV模式等。

  • FM模式:多用于中继器(Repeater),如UO-14,AO-27等。
  • SSB模式:绝大多数的业余卫星的转频器(Transponder)都具有这种模式,并且使用跨频带(上、下连使用不同频率)作双工通信。
  • CW模式:最古老的通信模式,也是较节省频宽的模式,但相对的需要特殊的技巧。
  • SSTV模式:模拟卫星除了可以做一般的SSTV通信外,还可以将拍摄到的影像以SSTV模式传送下来。

四、卫星通联的入门与操作

​ 对于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来说,卫星通联是一项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活动。以下是一些卫星通联的入门指南:

  1. 选择合适的卫星:根据自己的设备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卫星进行通联。
  2. 预测卫星过境时间:使用卫星追踪程序预测卫星什么时候会出现在你的天空,以便做好通信准备。
  3. 调整天线方向:使用指向性更好的八木天线指向卫星,确保能够接收到卫星的下行信号。
  4. 设置电台参数:根据卫星的通信模式设置电台的参数,如频率、调制方式等。
  5. 进行通联:在卫星过境时,按照通信规则进行呼叫和应答,建立QSO(通信联系)。

五、卫星通联的注意事项

  1. 遵守通信规则:在卫星通联中,要遵守国际业余无线电通信规则和当地的法律法规。
  2. 保持通信质量:尽量缩短呼叫时间,避免占用大量的时间从而影响他人通联。
  3. 记录通信日志:记录每次通联的详细信息,包括卫星编号、呼号、时间、网格等,以便后续确认和分享。
  4. 关注卫星状态:定期关注卫星的状态和信号报告,以便了解卫星是否开机、转发器是否工作等信息。

​ 总之,卫星通联是业余无线电通信中的一项富有挑战性和乐趣的活动。通过参与卫星通联,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通信技能和技术水平,还可以结交来自世界各地的无线电爱好者,共同探索无线电通信的无限可能。

评论